江小涓最新演讲:创新医疗数据应用,以数据空间进行分布式合作共享

2025-08-13 0

7月27日,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徐汇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办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智领医界・AI 创未来”医疗人工智能论坛在徐汇西岸漩心中心圆满启幕。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家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以《AI+医疗:高质量高效率满足人民健康需求》题发表主旨演讲。

图片

她指出健康服务是以人为本特质鲜明且需求持续扩张的行业,传统医疗面临 “不可能三角” 挑战,而数智化技术有望缓解这一问题,中国在AI +医疗领域具有病患数量多、政府重视、产业基础好等独特优势。同时强调创新医疗数据应用,提出分布式合作共享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重要方式,鼓励医疗数据汇聚共享与分布式自发配置并行发展,最终实现医疗数智化以病患为中心,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本文对她演讲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整理。


健康服务的行业特质

  1. 以人为本突出

    健康服务是以人为本特质最鲜明的行业,在 AI 应用中需坚守这一理念,确保不偏离方向。
  2. 需求持续扩张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对医疗健康的诉求增长更快,收入弹性指数高于 1,即收入增加后,用于医疗的比重更高。
  3. 全球创新焦点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创新引导盘,在去掉投资后的 13 个核心指标中,卫生健康指标占 5 个(基因测序的成本、药物批准的数量、安全卫生的条件、肿瘤放射需求满足和预期寿命),重要性排在首位。
    图片

传统医疗的挑战及数智化的破题之道

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 William Kissick 提出,指一个国家的医疗系统很难同时兼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增加医疗服务可及性以及降低医疗服务价格。我国同样面临这一问题。
图片
本质原因:医疗服务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例如,40 年前一台阑尾手术 17 元,现在至少 2700 元,因医生工资上涨百倍但劳动生产率未提升,手术仍需三人一组花费 1-2 小时,无法大规模同质化生产。

  1. 数智化的破题作用
    可及性和公平性

    通过物联网远程监控、AI 赋能基层医生等,让患者获得高质量、标准化医疗服务。
    有效性
    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如远程会诊、远程手术,让医疗水平较低区域的群众获得高质量服务。
    高效率
    快速精确分析医疗数据(影像、病理等),提升诊疗效率;远程监测帮助早诊早治,提高总体效率。
  2. 中国 AI + 医疗的独特优势

    病患数量多,数据量大,应用场景丰富。
    政府高度重视,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 84 个应用场景,部署多项课题和基地。
    产业基础好: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439 款大模型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233 款由地方网信部门登记;超 116 家企业和机构发布医疗健康产业大模型。

创新医疗数据应用

  1. 数据应用的创新方向

    需解放思想,创新配置方式,克服技术、利益和伦理难题,在确保个人隐私的前提下让数据发挥作用。
  2. 分布式合作共享

    定义:以互利及合规共识为基础,以技术手段为互信保障,形成局部适用的数据要素配置机制。
    常见形态:多方契约明确规则的数据交互与共享、合规协议团结的技术社团、共享规则构建的数据空间等。
    我国许多大医院规模很大,院内特色专病库中积累的病例数据量就可以训练一个基础垂线智能医疗模型。由于担心数据出院会带来不可管控的患者隐私泄漏风险,许多医院就采取与科技公司及医药公司签约合作的方式,在院内使用这些数据训练模型,进行科研项目开发和学术研究。这些有共识并愿意遵守共同规则的团体,就构成一个数据空间,开发利用数据。这个范围可以扩大,一些专病由头部医院牵头,多家医院汇聚数据开发数字医生或开发新药,就是一个更大的数据空间。还有药品研发、医疗器械研发,都有各种类型的医疗数据空间,以互利及合规共识为基础,以技术手段为互信保障,认同者入局,违规者出列。
    医疗数据还有更开放的分布式配置方式。国外有一类平台叫病友网(Patients Like Me),一些罕见病的患者自愿把他的疾病全息数据放进去,因为“命比数重要”,希望医药研发机构尽快研发出针对性的治疗办法,医药公司、药品研发团队、医疗机构和病患都在这个平台上。
    图片

    • 发展建议

      鼓励医疗数据汇聚共享与分布式自发配置并行发展、相互补充,推动医疗 AI 大小模型共同发展,服务多元化需求。

    总结与希望

    希望医疗数智化以病人为中心,提高病患获得感。这个理念很重要,院士、医院、医生和科技公司天然会重视用新技术攻克疑难病,但用新技术为患者提供方便这一点有可能被忽视。例如开发陪护知识 APP,解决陪护不到位问题。
    图片
    这样的技术进步才能能获得社会、获得老百姓的赞同,健康服务行业能够得到社会更多认同感。

    END

    来源:清华服务经济与数字治理研究院

    声明:推送稿件文字、图片及视频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出现版权问题,请在后台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