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1 日起,由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指导,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牵头,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数字经济创新研究所作为核心参与单位共同制定的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2349-2024 数据交易服务指南》《DB11/T 2350-2024 数据交易安全评估指南》正式实施。前者提出了场内数据交易的服务原则、架构及内容等核心要点;后者为数据交易安全评估工作的实施提供指导。资讯二:《江苏省数据条例》施行2025 年 4 月 1 日起,《江苏省数据条例》施行。该条例提出,统筹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设数联网,推进数据流通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推动建立可信数据空间,为数据共享、开放、交易提供安全可靠环境。
资讯三:工信部将推动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3 月 31 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王彦青表示,要加快出台《关于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推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和要素化,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注入新动能;推进大数据融合创新,推动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探索,完善工业领域大数据标准体系,开展产品主数据、工业数据空间等试点,滚动编制《工业领域数据要素应用场景指引》,加快培育数据利用新业态新模式。资讯四: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建设启动2025 年 3 月 31 日,教育部宣布《关于加强数字中文建设 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正式落地,明确提出到 2027 年基本建成 “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此举将语言数据明确为 “国家战略资源”,其数据要素价值将全面释放。资讯五:苏州探索文物数据转化利用4 月 1 日《人民日报》报道,江苏苏州丝绸博物馆里一片小小的丝绸纹样经过数字化后带来 30 多万元的授权收益。通过对丝绸纹样的数字化采集、解构、提取、二次创作,古老的丝绸纹样变成了数据要素。由资源方苏州丝绸博物馆进行数据的初步采集,苏文投集团负责具体运营,并通过搭建平台,引入民营企业等多种社会力量参与丝绸纹样的活化利用,一条上下游分工合作的产业链已经逐步形成。资讯六:北京市医药健康可信数据空间正式揭牌3月28日,在“2025世界数字健康论坛”上,北京市医药健康可信数据空间正式揭牌。在可信空间内,“协作网络”作为国家数据流通利用的核心节点与北京的数据服务中枢,实现操作可追溯、责任可界定,结合高端标注中心,并持续推进医保、医疗、专病、生物样本库等多元数据的采集整合,实现全生命周期合格数据在不同主体之间的高效流转。
来源:各大网络媒体报道
声明:推送稿件文字、图片及视频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出现版权问题,请在后台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