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76.39万元,中国联通实现数据资产入表

半年报指出:数据服务行业领先。上半年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8.6%。基于大规模数据治理和服务实践,积极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为多省市打造政务大数据平台、经济运行平台;积极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发布可信数据资源空间和联数网解决方案,夯实数据基础设施,与多地数交所、大数据公司等单位合作,积极推动公共数据运营模式创新。
数据技术创新方面,积极落实“数据要素X”行动计划,深耕大数据原创技术,持续提升数据治理能力,不断强化数据安全运营。发布人工智能共享数据集,打造数据共享的机制体系;推出“可信数据资源空间”平台,为数据要素流通利用提供可信基础设施。”智能技术创新方面,积极落实“人工智能+”行动,加快形成技术领先的自主可控能力,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发展。提升模型能力,迭代元景大模型体系,推动参数量级由千亿向万亿演进;加速模型应用,形成超过35个行业大模型,赋能城市治理、经济运行、信息消费、工业制造等领域取得初步成效。
中共中央、国务院2022年12月21日发布的《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数据要素二十条)中指出要“探索数据资产入表新模式”,随后在财政部2023年8月《企业数据资源会计处理暂行规定》部署下,自2024年1月1日始,短短几个月时间,上市公司数据要素在经过治理、确权、审计之后,在相关会计、评估、法律等一系列专业机构紧锣密鼓规范、创建之后,列入资产负债表。数据要素正式登堂入室,成为资产,成为构成公司股东权益也就是资本的一部分。
截止6月底,在A股上市的5000多家企业中,有25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数据资源入表的相关事项,其中7家上市公司因填报错误等问题后续更正了一季报并剔除了数据资源相关数据(从公告内容可发现,多数是因为2024年由于新增了“存货”“无形资产”“开发支出”下数据资源的列示,财报模板有所更改,导致部分企业填报错误),剩余18家上市公司在一季度财报中披露了数据资源,其中有2家在财报中对数据资源入表事项做了详细说明。
18家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资源入表合计金额1.03亿元,其中无形资产项下0.79亿元,开发支出项下0.18亿元,其他部分在存货项下。
分行业来看,无论是按照企业数量还是入表金额来统计,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司均名列第一,其数据资源入表金额按行业分布占比达到66%。从企业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5月底,2024年第一季度完成数据资源入表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市值为500亿元以下的企业,占比达到94%。